图片
你好,我是内容创业10年的富叔。
想一想,这是不是你也常常经历的状态:
你立下存钱计划,却总是控制不住手,遇到点心仪的东西就立马下单;
你告诉自己今晚一定要早睡,可手机一拿就是几个小时,刷到凌晨两三点;
你心里明白运动有益健康,但每次想出门跑步时,总能找到无数借口拖延;
你买了一堆书,摆满了书架,却鲜少真正翻开,最后只落得落灰的结局。
我们口口声声说要改变生活,要养成好习惯,可惜多数时候只是停留在口头承诺。
真正厉害的人,不是会喊口号,而是能用实际行动,克服惰性与欲望,把目标一步一步落实下来。
挥霍放纵是本能,自律克制才是本事。
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,其实就藏在“自律”二字里。
人到中年,慢慢发现:
最高级的生活方式,莫过于存钱、早起、运动、读书。
图片
存钱,是最务实的自律
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:
“世人慌慌张张,只为碎银几两,偏偏碎银几两,能解世间万种惆怅。”
钱不是万能的,但在关键时刻,它往往能成为你最坚实的底气。
在现实生活里,太多人习惯“月光”,甚至“负债消费”。
他们把未来的钱提前花掉,买衣服、买包、买最新的电子产品,好像这样才能体现生活的品质。
可一旦遇到突发状况,比如失业、家人住院、临时大额支出,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退路。
我曾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。
有个年轻人父亲突发冠心病,住进重症监护室,一住就是10多天,每天花费一两万。
好在平时勤俭节约,父母和年轻人都有一些存款,也正是这些存款在关键时刻救了父亲的命。
当时年轻人父亲病情严重,医生下了好几次病危通知书,年轻人给父亲请最好的医生,顾最好的护工,用最好的药物,最终,父亲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,健康活到现在。
关键时刻,钱真的能救命,存钱就是给生命蓄能。
存钱,并不是让你去抠门,而是要学会合理消费:
区分“想要”和“需要”,把钱花在真正提升生活质量的地方;建立定投或定期存款的习惯,哪怕每个月只存下几百块,坚持几年也能积少成多;克制不必要的欲望,避免为了“面子”去攀比。账户里有存款的人,心里会更安稳。
手中有粮,心中才不慌。
这份安全感,是任何奢侈品都无法替代的。
图片
早起,是最划算的自律
一日之始在于晨,一生之始在于勤,早起是最低成本的自律,也是成功的开始。
《早起的奇迹》一书里说:“早起的人更健康,更富有,更聪明,你不能停止这种成功。”
早起,并不是简单地比别人少睡一两个小时,而是利用清晨那段不被打扰的时光,把自己一点点拉开差距。
很多优秀人物,都把“早起”当作一生的习惯。
李嘉诚,几十年来每天清晨6:00起床,先锻炼身体,看新闻,再处理工作;村上春树,每天凌晨4:30起床,连续写作五六个小时,坚持几十年;乔布斯生前也习惯早起,他常说:“我每天照镜子问自己,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,我还会去做这件事吗?”你会发现,越是自律的人,越重视清晨的时光,因为那是属于自己的“黄金时间”。
普通人往往低估了早起的力量,每天早起一小时,一年就多出三百多个小时,你可以用这段时间读几十本书,完成几百公里的跑步,或者规划一个新的副业。
早起的意义,不仅在于效率的提升,更在于心态的转变。
坚持早起的人,会慢慢养成掌控生活的习惯,他们不再被动地被生活推着走,而是学会主动规划自己的人生。
曾国藩说:“勤字功夫,第一贵早起。”
他一生严于律己,也把“早起”作为教育子女的根本。
正因为如此,曾家几代子孙人才辈出,无一败家。
坚持早起,是一种了不起的习惯,它带来的改变,往往也是了不起的。
如果你能战胜清晨赖床的欲望,那么你也能战胜生活中的各种诱惑。
能掌控早晨的人,往往也能掌控人生。
图片
运动,是最养生的自律
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”,这句话永不过时。
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:“人的健康因不动而丧失,因运动而保持。”
健康不是天生就能拥有的,而是靠长期的运动积累出来的。
很多人年轻时透支身体,等到出现健康问题时才追悔莫及,殊不知,疾病的根源往往是因为长期缺乏锻炼。
有一位日本老太太泷岛未香,65岁那年爬山时被丈夫远远地甩在身后,还被丈夫嘲笑体力不好。
她不服气,从此坚持锻炼,几十年如一日,她练出了强健的体魄。
87岁时,她成为健身教练;
90岁依然活力四射,还开设了健身课程,影响了无数年轻人。
同样,新冠肆虐时,钟南山院士80多岁还能奔走在抗疫一线,背后正是几十年来坚持运动的结果。
他每周至少锻炼三四次,每次保持四五十分钟。
他的身体状态,成为中国医生群体的榜样。
运动的好处,远不止健康,它还能帮你排解情绪。
很多人心情不好时,选择大吃大喝,结果越吃越焦虑。
而真正有效的方式,是去运动。
跑几公里,打一场球,出一身汗,你会发现所有烦恼都随汗水蒸发。
运动,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。
长期坚持锻炼的人,不仅身体更有活力,精神状态也更积极向上。
人生下半场,拼的不是财富和地位,而是健康和体力。
一个人是否能优雅老去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保持运动的习惯。
图片
读书,是最养心的自律
如果说存钱是对现实的保障,早起是对时间的掌控,运动是对身体的投资,那么读书,就是对灵魂的滋养。
杨绛说过:“读书多了,内心才不会决堤。”
书,是心灵的良药,它能带给我们陪伴,疗愈孤独,开拓视野,让我们在浮躁的世界中保持清醒。
1997年,杨绛先后失去了女儿和丈夫,从此孤身一人,她没有被命运击垮,而是把自己沉浸在书籍中,正是阅读和写作,支撑她熬过人生最孤独的时光,她写下《我们仨》《走到人生边上》,让无数读者感受到坚韧与温情。
李健的音乐中,总能听到书卷气,那是长期阅读带来的底蕴。
《认知觉醒》作者周岭在36岁时通过阅读觉醒,重新规划人生;
杨天真则通过大量阅读,把自己活成了“大女主”。
读书,不会立刻让你变得更有钱,但会让你变得更有力量,它能在你迷茫时给你答案,在你孤独时给你陪伴,在你低谷时给你希望。
读书,是一辈子的修行,它能让你在复杂的世界里,依然保有清醒和独立的思考。
作家廖一梅说过:“低级的欲望,放纵就能得到;高级的欲望,只有自律才能得到。”
一个人的未来,往往藏在他的生活方式里。
而生活方式的高低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自律程度。
存钱,让我们有底气面对生活的风险;
早起,让我们用更清醒的状态掌控人生;
运动,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充沛的精力;
读书,让我们灵魂丰盈,不被世界同化。
自律的过程,也许一开始很苦,但坚持下去,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。
点亮❤,愿你能存钱留底气,早起攒时间,运动养身体,读书育灵魂,悄悄蜕变成更好的自己。
扫码进读者群,一个托举和滋养你的地方
看更多走心好文章
点击 关注富书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