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解太湖排三口诀顺口溜 > 新闻动态 >


北京海淀成立全区首个高校共建共治共享服务联盟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0:35    点击次数:91


新京报讯(记者吴为)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市场监管服务水平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7月2日,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等37所驻区高校成立全区首个驻区高校共建共治共享服务联盟,通过整合服务资源与监管力量,为首都高校治理体系升级注入新动能。

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37所驻区高校成立全区首个驻区高校共建共治共享服务联盟。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

“作为校地合作的创新实践,高校服务联盟秉持‘大家商量着办’工作机制,构建了‘1+1+3’的整体设计框架,推动形成与驻区高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,为高校、高校园区及校办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”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据悉,所谓“1+1+3”设计,即制定1个“联席会商”机制,通过业务培训和集中座谈等形式,聚焦特种设备安全、食品安全、科研成果转化、创业孵化等领域的共性问题和前瞻性需求,组织联盟成员各方共商对策、协同发力;搭建1个“信息直通”平台,建立面向高校的市场监管政策法规、服务举措、风险预警等信息的常态化、精准化推送机制,确保高校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;设立3个工作组,在联盟秘书处下设立特种设备安全、食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三个工作组,三个工作组分别由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、应急管理及经济服务相关部门提供业务指导和支持,确保精准匹配高校需求。

“对于高校来说,师生的出行和饮食安全至关重要,联盟设立的三个服务工作组都是我们特别需要的,能为我们提供更加精准、专业的指导,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。”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时值高校毕业季,高校服务联盟首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、海淀区人社局的相关专家,现场解读专利转化政策与就业扶持措施。活动现场,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、中国人民大学作为高校代表,分别就高校特种设备安全、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。

近年来,海淀区持续深化政校合作与产学研协同发展,先后成立了高校反餐饮浪费联盟和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联盟,此次高校服务联盟的成立,标志着校地协作从单一服务模式向多元共治跨越深入,通过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充分激活创新动能,有力推动高校与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协同发展。

活动期间,一场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拉开了海淀区“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”的启动序幕。据悉,在今年的“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”期间,海淀区将通过科普知识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商圈等多种形式,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。



    热点资讯

    相关资讯